不少母亲都有过如此的抱怨,我家孩子真是太磨蹭了!譬如说,让孩子写作业吧,一直要催才能写完,不催就不写;吃饭也是需要催的。大家越着急,孩子越不慌不忙的。亲子冲突一触即发。
当妈的每天处于崩溃的边缘。很能理解各位母亲的心情,但在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之前,要先请母亲们检视一下我们的教养办法哦。
场景1、
六岁的小雨一直有吃饭慢的问题,一餐饭一般都要半个小时,有时还要更久。尤其是早餐的时候。
早上上学的时候,左邻右舍和大家家,几乎天天早上都有如此的声音,“快点吃,哪个哪个,快点吃饭,来不及了,要迟到了。”
这是一种恶性循环,小雨吃饭的速度不但没变快,还常常由于担忧迟到而没把早饭吃完。
场景2、
儿子东东目前上二年级,是个慢性子,做事步伐慢,总爱磨蹭;
东东妈也了解他大部分时间不是故意做得慢,而是性格使然,但还一直压不住火,总跟他发脾气!但发完火又是后悔~
场景3、
乐乐上小学三年级了,天天早上家都要上演这一幕:乐乐妈把孩子叫醒后,然后去做早餐。
做好早餐之后,乐乐妈发现孩子还在穿衣,于是急道,“我都做好早餐了,你如何还没穿好衣服?等下又要迟到了。”
在乐乐妈的催促下,孩子终于穿好了衣服。
乐乐妈让他快点去刷牙、洗脸,他却在屋子里转来转去,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了句,“我还没有整理好书包呢。”
01
孩子磨蹭,是否对新技能不熟知?
孩子一慢,你心里又急,你就忍不住唠叨,讲道理,甚至指责和打骂?
可你试想一下,假如你的领导天天都如此对你,你的心情是如何?
一直不停的催促只能占用孩子考虑的时间,如此不只不会快起来,反而会导致不少非必须的失误。
由于他的心里一直都在反复回荡着“你能否快一点”的催促,如此的后果就是一味的想要迅速地完成,反而由于太在乎时间变得惊慌失措。
孩子有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步伐,母亲不可以以成人的规范来规范孩子的行动。这直接是种入侵和越界。
有时候,孩子做功课、做家务、生活细节上会比成人效率低、速度慢,并非由于拖拉,而是能力有限。
他刚刚接触到新的技能,需要时间训练。
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步伐下,才能最好地发挥自己潜力。
假如这个时候一直有人在旁边催促,必然会让他乱了阵脚,惊慌失措,反而变得瞻前顾后很难提升效率。
假如孩子稍稍慢一点,母亲就不可以有耐心,给孩子贴上了“磨蹭”的标签,会强化孩子磨蹭的心理——你看!我就是这么慢。
02
孩子磨蹭,是否由于爸爸妈妈帮的太多?
日常常常会有如此的现象,母亲会以时间来不及为借口,包揽了不少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:
譬如早上时间不够,帮孩子穿衣;
外出时间来不及,帮孩子喂饭、整理书包;
孩子不懂安排时间,直接排出时间表,精细到吃饭如厕。
虽然母亲一边催促着、批评着孩子,但所有些事情,母亲都给干完了。
母亲为节省时间帮孩子忙,是母亲闯入了孩子的成长空间,并承担了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——因磨蹭导致的后果。
可能孩子上学没迟到、作业按时完成、时间安排紧凑,但这所有都是在母亲的保护罩下进行的,不是他一个人自觉自愿努力的结果。
长期下去孩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:虽然做事慢会被母亲骂,但只须我装听不到,母亲什么都会替我做的!
长此以往,当妈的只能愈加累,孩子也丧失了自己训练的机会,做事能力变弱,也会变得愈加拖拉、懒惰,依靠性强,慢慢形成恶性循环。
03
面对老油条型磨蹭的孩子,父母应该如何做呢?
1、父母第一要帮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,拟定互相监督计划。
第一,帮孩子认识磨蹭给他一个人和爸爸妈妈都带来不好的后果,让他同意建议并表示想改正。
接着,与孩子一块拟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,让他监督自己有没磨蹭现象,裁判记录结果并准时报告。
双方一块制定生活日程表,记录天天早晨着装、盥洗、吃饭等所用的时间,一段时间后看有没进步;
,孩子为我们的进步而开心,就会主动加快我们的做事速度,时间观念也加大了。
2、对拖拉磨蹭的孩子要停止催促,坚持表彰;多一些鼓励奖赏
假如爸爸妈妈能常常对孩子说:
"你若是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"
"你目前比过去有进步了"
"你看你做的多快"
"真好,目前用不着老提醒你了"
孩子便会遭到正面的外部刺激,而这类真诚的鼓励是可以打动孩子的;孩子为了不让爸爸妈妈失望,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。
另外,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,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需要时;
爸爸妈妈还可以适合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,譬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,带孩子外出游玩等等。
用鼓励和奖赏来"催"孩子做事,总是可以收到非常不错的成效。
3、让孩子感觉"快得值",节省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
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一个人是有好处的,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,他的动作才可以"快"得起来。
譬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,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,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,常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;
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,父母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,孩子心里非常不情愿。
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,孩子自己有一笔帐:我做的越快任务越多,反正也不可以出去玩,不如索性做的慢一点,起码可以省点力气。
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,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,要把孩子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,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;
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,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。
4、增加计时性活动,增加紧迫感
缺少适度的紧张感是很多孩子做事磨蹭的主要原因;
所以,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日常“制造”点紧张的氛围,让孩子的神经绷紧一些,使孩子的生活步伐加快一些。
依据孩子的具体状况,可以给孩子的洗漱、着装、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。
做某件事情,需要多久,然后需要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,孩子做得好就给予肯定的奖励,做得不好就给予肯定的惩罚。
5、为孩子打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
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遭到周围环境的影响,旁边有哪些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在做的事情。
孩子在学习的时候,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。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独立、安静的空间学习,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;
假如你在看电视,请将音量调小一些;家有客人或爸爸妈妈在一块交谈,声音尽可能小一些,或者在一个隔音最好的房间里,不要让孩子遭到声音干扰。
6、一分钟专项练习,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。
练习孩子专心做题。天天筹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。规定一分钟,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。
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,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,有时几分钟也没写一个字,写不出一个小题。
一分钟写汉字练习。找一些笔画和书写困难程度相当的生字,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。记下每次的状况,并进行对比。
一分钟写数字练习。天天让孩子训练一分钟写“0123456789”的迅速书写。
写一分钟算一次,看一次能写几组,伴随写的组数愈加多,孩子的书写速度变快,更能感到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。
一分钟记单词,并把每次的记忆成效记录下来,形成对比,用收获感促其进步。
最后,第三提醒父母,帮助孩子改掉这类习惯,不可以说是靠打骂,靠的是引导,父母要耐心点,找到应对孩子的正确办法,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。